2011年11月3日

大陸燈管的小故事




對於燈管中有紫外線這件事情,我真正有感受是在二○○一年時…

那年我正在負責一個美國大客戶的產品移轉計劃,任職的公司也正在大陸中山如火如荼地設立新廠房,因為客戶技轉的產品是一個公司之前也沒有製造過的全新產品,加上客戶的客戶預估的訂單量非常大。因為九一一事件的關係,整個計劃在美國客戶那邊已經延誤一個多月,所以想當然爾公司高層的決定就是直接移到大陸去生產,順便拗我們這些不太願意到大陸的台灣研發人員,去訓練當地的大陸幹部人員。

因為整個移轉計劃非常地趕,所以我們只有簡單地在台灣把所有手工治具迅速地準備好,整個生產製造流程照著在客戶那邊操作過的方式再重覆一次,很快地確定可以達到初期的良率,我們幾個工程師就被趕鴨子似地送到大陸的中山廠。

        原本以為這是個簡單的任務,但卻沒想到碰到了意料之外的麻煩。當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進了中山廠,把所有設備儀器按照台灣作過的方法架起來時,產品的測試數值卻無法正確,連一個好的樣品都做不出來,再怎麼重覆步驟良率就是零!這件事態的嚴重性很快地就引來公司主管的關注,在幾個政治氣氛很濃的會議上,我們很快地得到了所有工程單位都投入的資源,但是為了怕實際沾上這個燙手山芋,這些指派的工程師都幾乎都是剛進公司,連新生訓練都沒完成的新手。

  不過新手就是有新手的好處,因為對產品的完全不了解,所以我們必須一個一個步驟把原理拆開解釋給他們看。技轉的產品很快地就被發現,是一個光學元件的固定出了問題。一個新手工程師小陳就在一個討論會上提到,裡面的一個小元件的光學對位是不正確的。這個小元件是用一種黃色黏性很高的膠固定的,而這種膠為什麼在台灣使用沒問題?但卻在中山卻發生狀況?

  原因很快地就被我們懷疑是中山的天氣所造成,那幾周是大陸廣東地區非常有名的反潮日,就連回到宿舍時,地板就像是被水潑到沒有擦過一樣。膠類多半是很怕水氣的,所以潔淨室除了原先的空調外,廠務也很快也補了一台一台的除濕機,但是問題似乎不見好轉,仍然沒有一個好的產品做得出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膠在美國台灣使用沒問題,但卻在大陸卻不能用呢?難道真的是風水關係?還是沒有拜拜的問題?

        距離量產出貨的日子就剩一個月了,試產線的場地、工具、設備都準備好了,但是因為作不出一個好的產品,作業員是連訓練操作都沒有開始。剩下來的時間只好連假日也得加班,另一方面也硬著的頭皮要求作業員操作練習生產流程。

        一個星期日的早上,我在產線潔淨室裡呆呆地看著窗外,因為反潮的濕氣觸碰到廠房乾冷的玻璃,空氣就立刻凝結出一道一道像是雨刷過的水痕,似乎也在為了即將開天窗的產線在流淚著。

忽然,工程師小胡跑過來,

「王工,我一直覺得很奇怪,規格書上寫著產線用的膠可以置放超過七個小時的,為什麼作業員操作三個小時就不能用了?」

小胡是個從黑龍江遠來中山找工作的剛畢業大學生,因為比其他新工程師還要晚一些進公司,所以也是最認真的,發現一些事情不太對就跑來問我,

「現在他們早上使用過一次後,下午又要再調新的了,真的很不方便」

車間產線的作業員粗心大意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我想都沒想就答了小胡,

「黃色膠是要照紫外線才會固化的,小胡你去叫這些作業員操作要照指導書的方式一步一步來,不要偷懶嫌點膠後蓋防護遮罩麻煩!」

「你不要看這些UV燈照出來的紫色光暗暗的,那是被物體散射出來的紫光,真正紫外線是看不到的,看不到的強度才是最強的,小心得白內障、青光眼,再不然萬一是皮膚癌那就偷雞不著蝕把米了!」

我還正在思索要怎麼樣要求作業員照著作業指導書走,不偷工撿料地完成所有的步驟,那天下午下班之前小胡又帶來了奇怪卻令人興奮的問題,

「王工,這些膠我調好後連碰都沒碰地放在一邊,你看看膠的外部像個蛋殼一樣全硬掉了!」

這款紫外光膠當時在美國、台灣用上不下百次,對於膠的狀況我是再了解不過了。但是看到小胡手上的膠,卻是我從沒見過的情況,外部的膠薄薄的一層就像是蛋殼一樣脆,內部也開始稠黏起來,整個內外層次感覺就像是很醜的曼陀珠糖果一樣。可是我之前在美國或台灣就算是使用一整天也是像牙膏一般軟呀?

小胡的喪氣的情緒一下子就被我靈光一現的眼神沖到不見蹤影了,反而好奇地問,

「王工,你是想到什麼原因了嗎?」

原來之前要找的答案就在這邊,原來膠一直在紫外線「預固」的情況之下,難怪對位過程特性整個是跑掉了。但是這哪有什麼紫外線呢?

這個答案其實很明顯易見的,因為一到大陸之後我就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大陸的辦公室比台灣的辦公室真的要暗很多,就連員工宿舍裡點著六顆節能燈泡的天花板燈也會覺得非常不亮。

「小胡,你把這些膠都用紫外線的保護遮罩罩著不放在一般的環境下,看看會不會這樣?」

所有的答案在晚上十點的時候全部出來了!放在遮罩裡的紫外線膠全都正常,而且拿來用在產品光學對位固化全部沒問題!

第二天小胡請總務就把車間與產線桌前所有燈管都換了,而且換成是「比較亮」的燈管,所有的問題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似的,於是產品就正式進入試產的階段,最後也由這些雜牌新手軍正式地導入量產出貨。

那天我拿了換前的燈管與新換的燈管一比,發現兩個都是二十瓦的,原來的燈管在建廠時就已經裝著的,發出的都是紫外線,也難怪燈管會那麼暗,東西照出來也都是藍藍的。後來我拿紫外線膠回宿舍一試,也全都是沒多久就乾硬,更誇張的是紫外線膠在三十分鐘後就開始硬化了!

在之後我把宿舍臥房、客廳裡的燈管燈泡都拆下來,就連在巷口雜貨店裡原來買的庫存備品也不敢用,全部換過貴上五倍價格的歐斯朗品牌燈管,再拿膠試過後就全部正常地維持原來的樣子,從此之後這個膠就變成我們的紫外線探測器,就連小胡他們拿去試宿舍裡的燈管後,也全都換了新的燈管,還在陸幹宿舍裡造成一股不小的換燈管風潮。

這就是我第一次深刻而又實在感受到燈管紫外線的經驗,如果螢光粉的品質有問題,或是在製造過程偷工減料,螢光燈管發出的就是紫外線。在這件事情之後,燈管、燈泡非有品牌的就不敢隨便使用,太暗的絕對不用,只要燈一開始閃爍、變暗或是燈管變黑了我就立刻換新的。因為我知道我已經沒有膠可以再試頭上發出的白色螢光究竟有多少變成了紫外線,能拿來試驗的就只有自己的皮膚和眼睛的水晶體!而且是要好幾年後才會知道是不是你不想知道的答案!

只要工作到大陸常駐,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換宿舍和工作場合的燈管,有些同行的朋友覺得我太過敏感神經質了,但是我發現之前那些常駐一段時日的同事,好像多多少少也變得帶有「阿六仔」的氣息,這個氣息不只是說話口氣習慣慢慢相似,就連皮膚都像在農田工地做苦力般的黝黑,原來竟是來自於大陸品質低劣的照明燈管!

沒有留言: